根據學校關于《遼寧工業大學關于加強教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落實學風建設監控措施的若干意見》的具體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學風建設是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永恒主題,優良學風是學校培養合格人才,提高社會聲譽的重要條件。以學生黨建為龍頭,以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入口,以制度管理為約束,以獎懲機制為引導,以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推動力, 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建設目標
以建立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為目標,形成全院教職員工共同努力常抓不懈的學風建設的系統工程,建立一個全員參與、信息暢通的學風建設監控體系,形成優良的學風。
三、學院教風建設領導小組
為了保證教風建設目標的實現成立學院學風建設領導小組。在學校學風建設各項制度與措施的要求和框架下,針對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特點,學風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制定今后一個時期的學風建設規劃,制定學風建設的相關制度、措施和實施方案,并認真組織落實,力求抓出成效。
組長:周軍
副組長:田文彬王恩喜 謝文閣 王冬霞
成員: 褚麗莉佟玉軍 鄂旭 王景利 陳文實 崔瑩 張春勝 王曉明
秘書: 王恩喜
四、學風建設具體措施
根據學院的學風現狀、學生的特點和教師的特點,采取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使學生進入課堂,調動專業教師的積極性來管理課堂,針對學生狀況和社會需求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使教學內容更充實、實際及針對性,進而,從深層次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1、 學院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1) 周例會制度:
包括學院管理團隊例會和學院大會例會制。針對學院建設發展、教風學風建設、近期出現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提出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必要時提請學院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研討或全院教職員工討論通過。
2) 聽課制度
首先,按照學校院領導聽課制度要求,結合學院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每學期的聽課計劃,加大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加強對實踐類教學任務的檢查和部分教師教學過程的監控,將學校的要求落到實處。其次,輔導員每月聽課不少于2次。通過走進課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動態,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再次,建立教師相互聽課制度,鼓勵同事間互相聽課,研討專業技術和講課藝術,共同進步。
3) 學期總結制度
每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學院領導班子要召開學風建設工作會議,掌握學生考試情況和學籍處理情況,根據學生補考、壓科、違紀作弊、學籍處理等統計數據和有關情況,分析總結學風狀況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加強學風建設、改進教學工作的具體措施。
4) 信息傳達、交互與反饋制度
建立學院
主管院長
專業教研室
教師
輔導員
學生之間的信息通道。每周進行信息傳達、交互與反饋。保證學校的相關文件信息及時傳達給教職員工,保證學院管理團隊、專業教研室和輔導室之間及時交換信息,保證教師、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信息交互與反饋渠道暢通。暢通的信息渠道保證學院能夠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和及時解決問題。
2、 學風管理的具體措施
(1) 專業負責制:各個專業和本專業輔導員負責本專業的教風學風建設,專業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每個教師都是本專業的學風建設成員。各個專業根據自身專業的特點制訂各個專業的教風和學風建設方案及措施。要求:(a)學生從入學教育開始就由各個專業負責,直到畢業教育;(b)對于特殊群體特殊對待:學籍處理的學生指派專門教師督促;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制定專業教師幫著規劃未來。各個專業的學風建設方案見附件。
(2)加強日常管理,完善跟蹤、監督與檢查機制:
a. 建立以宿舍、班級、年級、專業直至學院的學生日常管理信息網絡,使學生的各種情況能夠及時反饋到學院。
b. 建立常規的輔導員,教師、班子成員各個層面的監督檢查制度,力爭形成聯動機制和效果。
c. 對重點學生群體要給予重點關注,如:學籍處理的學生、特困生等。
(3)學生上課時間的宿舍停電制度:由于專業學科特點,學生基本全部配備電腦,游戲和上網學生較多,嚴重時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學院已經連續兩年施行了《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學習上課時間寢室停電制度》.
(4)開展學生創新活動大賽:每個專業結合本專業特點每年至少主辦一次創新活動大賽,組織鼓勵學生參加國家和省教育部門舉辦的專業技術競賽。
(5)開展校園文化系列活動:要在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融入創建優良學風的內容,使學風建設形成系統工程和聯動機制。
(6) 總結表彰制度: 每年召開一次全體師生員工參加的“先進表彰暨創優良學風動員大會”,營造積極向上的教學和學習氛圍。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