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有關《遼寧工業大學關于加強教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落實學風建設監控措施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經濟學院經過認真研討,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以加強經濟學院教風學風建設,促使全院教職工以教學為中心地位,塑造優良的教風和學風,不斷提高教書育人質量。
一、經濟學院教風建設的指導思想
以學校開展學風建設活動為契機,以教書育人為宗旨,以加強師德修養、加大教學投入、提高教學質量為手段,以培養合格的大學生為目標,努力改善經濟學院的教風,并以教風建設推動學風建設,營造和諧的經濟學院育人環境。
二、教風建設的目標
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增強教師對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把教風建設當作是一項自覺自愿的長期工作。促使全體教師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宗旨意識,以教學為中心地位,以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為己任,增加教學投入,不斷追求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三、經濟學院教風建設組織機構
根據經濟學院學風建設的具體內容,經濟學院成立了以經濟學院教風建設督導組為核心的領導機構,由師德建設、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考試監控小組組成的經濟學院教風建設組織機構,對經濟學院的教師水平、投入敬業和責任心進行培養和監控。
經濟學院教風建設督導組:
組 長:程春梅
副組長:邸彥彪、史憲睿、張曉芬、李明
成 員:陳樹良、張華、孟亮、白韜喆、孔偉、姜健、趙麗敏、段立君、
劉雪梅、董素賢、宗宇、呂永亮、于洋
經濟學院教風建設組織機構圖:

圖1-1 經濟學院學風教風建設組織結構圖
四、經濟學院教風建設具體措施
經濟學院教風建設主抓教師能力水平培養和教師敬業投入考核兩個方面。
(一)教師能力水平培養措施
1、理論水平培養措施
(1)鼓勵教師到外校進行深造、進修和做訪問學者;
(2)任課教師每學期提交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文獻綜述一篇;
(3)廣泛的學術交流。八個研究方向每個月做一次學術報告;
(4)努力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成立經濟學院課題;
(5)課程組定期開展教學研討。
2、實踐能力培養
(1)教師輪流到企業頂崗實習;
(2)鼓勵教師加強橫向科研活動;
(3)加強教師的實驗能力;
(4)加強實踐基地建設。
3、教學藝術水平培養
(1)對教師儀表、儀態進行規范;
(2)提倡推廣普通話;
(3)板書規范。
(4)提高多媒體課件制作質量
以上主要通過公開課形式進行學習和交流。
(二)教師敬業投入考核
對教師的敬業程度的考核主要從日常的課堂教學質量、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質量、考試情況和專家、學生評教實現。
(1)每一個教學環節設立管理考核制度,實現實時監控。學院建立了7個教學管理制度(見附件),實現個教學環節的考核和監控。
(2)建立經濟學院教學質量信息數據庫。該數據庫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具有可比性的專業基礎課的橫向信息數據;第二,專業課考試成績的縱向信息數據;第三,每年補考結束后學生壓科情況數據。從三個方面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掌握教師教學投入。
(3)每年開展一次畢業生評師活動。評出經濟學院優秀的教師10名,較差教師10名。評選結果也作為評優、職務晉升和聘任的重要依據。
五、教風建設的約束與激勵機制
根據學校相關文件,針對我院教風建設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制定了《經濟學院教學評價體系》(見附件)。
教學評價得分作為教師教風評價、崗位聘任、評職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經濟學院 2010.11
附件:
附件1:《經濟學院教師教學評價體系》
附件2:《經濟學院課堂教學組織與管理制度》
附件3:《經濟學院課堂教學質量管理制度》
附件4:《經濟學院實驗教學管理制度》
附件5:《經濟學院課程設計教學管理制度》
附件6:《經濟學院畢業設計教學管理制度》
附件7:《經濟學院實習教學管理制度》
附件8:《經濟學院試卷評閱、復查工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