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關于《遼寧工業大學關于加強教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落實學風建設監控措施的若干意見》的具體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學校的教風學風建設活動為契機,以制度規范為入口,以獎勵約束監督機制為引導,以提高教師科技創新能力為重點,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結合學科專業特點,培養學科專業骨干,完善師資隊伍,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二、建設目標
提高教師教書育人的意識,明確新時期教師的職業規范,促進教師教學精力的投入,提高教師專業素養。針對專業特點,積極進行學科專業領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進行教學研究與改革,建設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三、學院教風建設領導小組
為了保證教風建設目標的實現成立學院教風建設領導小組。在學校教風建設各項制度與措施的要求和框架下,針對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特點,教風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規劃和制定學院教風建設方案、組織實施和過程監督,負責學院教風建設的階段總結與方案完善。
組長:周軍
副組長:田文彬謝文閣 王冬霞 王恩喜
成員: 褚麗莉佟玉軍 鄂旭 王景利 陳文實 崔瑩 張春勝 王曉明
秘書:謝文閣
四、教風建設具體措施
根據學科特點和學院的實際情況,從三個方面進行建設:第一方面,規范教學活動;第二方面,調動師生員工的教學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方面,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重點是科技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具體措施包括:
1、 學院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
(1) 周例會制度:
包括學院管理團隊例會和學院大會例會制。針對學院建設發展、教風學風建設、近期出現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提出解決方案并組織實施,必要時提請學院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研討或全院教職員工討論通過。
(2) 聽課制度
首先,按照學校院領導聽課制度要求,結合學院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每學期的聽課計劃,加大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加強對實踐類教學任務的檢查和部分教師教學過程的監控,將學校的要求落到實處。其次,輔導員每月聽課不少于2次。通過走進課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動態,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再次,建立教師相互聽課制度,鼓勵同事間互相聽課,研討專業技術和講課藝術,共同進步。
(3) 信息傳達、交互與反饋制度
建立學院
主管院長
專業教研室
教師
輔導員
學生之間的信息通道。每周進行信息傳達、交互與反饋。保證學校的相關文件信息及時傳達給教職員工,保證學院管理團隊、專業教研室和輔導室之間及時交換信息,保證教師、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信息交互與反饋渠道暢通。暢通的信息渠道保證學院能夠及時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和及時解決問題。
2、 規范教學活動
教育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活動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教學活動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針對各類課程和各個教學環節的特點進行規范,努力使各個教學活動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學院成立相應的檢查小組,確保實效。具體的有:
(1) 教師管理組織課堂的責任制:組織和管理課堂是教學的一個環節,是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不能有效的組織和管理課堂就是不合格的教師。
(2) 理論課教學管理規范辦法,附件1
(3) 實驗教學管理規范辦法,附件2
(4) 考試環節管理規范辦法,附件3
(5) 課程設計管理規范辦法,附件4
(6) 畢業設計管理規范辦法,附件5
(7) 留學生教育的管理規范辦法,附件6 (正在起草中)
3、 提高教師教學精力的投入
(1) 學院教改立項制度:為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將教學改革做到真處、深處,同時為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學院開展教學改革立項工作。每兩年一次。
(2) 建立教學各個環節的獎懲制度:主要包括課程設計大賽、畢業設計大賽、實驗演示驗收評比等。
(3) 導師制:本科生進入導師的課題組,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同時,建立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獎勵制度。
4、 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學院采用多種渠道促進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
(1) 鼓勵年輕教師進行系統的學習和進修,包括學歷進修和培訓;
(2) 鼓勵教師走入社會,為地方經濟服務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創新實踐能力;
(3) 定期開展講課大賽、公開課等活動;
(4) 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學術講座等活動,使學術和技術研究形成風氣;
(5) 組建相應的科研教學團隊,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6) 專業管理實驗室制度:專業教研室進行專業實驗室的管理即節省人力,又使得專業教師與實驗室之間達到零距離,為教師提高實踐和創新能力提供條件。
(7) 專業教師實踐技能大賽:以專業為單位開展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術和專業技能大賽,目的是提高專業教師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8) 充分利用大學科技園平臺,鍛煉和培養教師的技術創新能力
5、 獎懲措施
在各個教學環節和各種活動中,對于教學嚴謹、業務精湛、品德高尚的教師要給于相應的表彰和獎勵。同時,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將作為評優和崗位聘任的重要依據,也是崗位津貼定級的主要參數。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