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貫徹落實《遼寧工業大學關于加強教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切實推進我院教風建設,努力提高材料學院人才培養質量,根據學院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成立教風建設領導小組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風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石萍 副組長:劉偉東
成員:陳揚,齊錦剛,蘭樹海,邱紅,李強,伍復發,谷志剛,楊曉平,杜君
二、總體思路
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應高度重視教風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和重要性,進一步理清教風建設思路,認真分析查找學院教風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問題根源,建立教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確保教師綜合素質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
三、教風建設的措施
1、明確責任,加強領導
進一步明確學院院長是教風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主管教學副院長是教風建設的執行負責人,院黨委書記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協助做好教風建設措施的實施和監督,主管學生副院長負責輔導室與專業教研室的協調和溝通,各教研室主任和實驗室主任配合學院教風建設措施的實施。教風建設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教風建設專題會議,溝通信息,及時研究并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2、加強師德建設
在全體教師中進行遵章守紀的教育,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全面關心學生成長,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模范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大力提倡求真務實、勇于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揚優良的學術風氣。
3、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
教師應通過科研工作、進修、攻讀學位和自學等多種方式,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更新專業知識。通過橫向科研活動或利用到相關企業參觀、學習和培訓等機會,提高實踐能力。通過同行聽課、講課練兵、講課大賽和教學經驗交流等活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
具體措施如下:
(1)開展每學期教學公開課制度,并進行一次教學練兵活動,通過互相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在教師中開展不同形式的學科專業競賽活動,提高全體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專業素質。
(3)專業教師要承擔一定數量的實驗課,加強理論課與實驗課之間的聯系,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推進實驗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改革。
(4)對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的教師進行輪換,使每位專業教師都能利用實習機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對人才能力和知識結構的需求,以及相關專業技術的最近進展,增強教師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提高實踐能力。
(5)創造條件和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鼓勵教師進行各種方式的進修,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提高綜合素質,開設符合市場需求和專業發展趨勢的選修課程。
(6)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激勵教學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將教師講課大賽、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改革成果、指導學生創新活動等所獲獎勵進行量化,納入教師崗位聘任、評職和評優等環節中。
4、加強教風管理的制度建設
(1)學院領導聽課制度
學院領導嚴格執行聽課制度,重點考察教師在理論課教學和實驗課教學過程中的課堂組織與管理、授課水平和教學效果,對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督并定期向任課教師進行信息反饋。
(2)理論課教師承擔實驗課制度
理論課教師必須承擔一定數量的實驗課教學,將此作為考核教師的重要依據。
(3)教學信息通報制度
教師要加強課堂的組織與管理,認真考核學生出勤情況,實行信息通報制度,每周上報一次。學院每周公布教師信息通報情況,對缺席、曠課次數較多的學生名單報送輔導室,要求查明原因和教育疏導。
(4)教師試講制度
新教師上課前必須通過學校、學院組織的試講,通過者方可具備授課資格。新開課、上新課的教師同時開展試講,不合格者不能授課。
(5)本科生導師制
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與本科生導師制相結合,完善相應的實施辦法,監督、約束和獎勵機制。
(6)課后作業制度和輔導答疑和質疑制度
專業課教師結合課程的特點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每周必須安排輔導答疑,教師應對壓科多、績點低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質疑,并將答疑時間和地點上報學院備案,學院將對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工作業績考核與評價體系。
(7)專業課的考試方法改革制度
小班型的專業課實施考試方法改革,期末學院教學委員會將檢查各課程考試方法改革的教學情況,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工作業績考核與評價體系。
(8)加強實驗教學的監控制度
學院領導每學期每人最少聽兩次實驗課,從實驗準備、實驗分組、學生預習、實驗過程指導、實驗課程管理、實驗成績評定等方面進行監控,并對實驗指導教師進行考核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教師職稱評聘、崗位聘任、教師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
(9)加強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檢查、總結與質量評價
進一步完善學院已經建立的質量監控辦法,加強執行和檢查力度,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工作業績考核與評價體系。
四、教風建設的約束與激勵機制
根據學校相關文件,針對我院教風建設的約束和激勵機制,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業績評估與工作量核算量化表》(見附件)。
1、確定教師最低教學工作量
將教師服從學院和教研室的教學工作安排并完成最低教學工作量,作為學院內部崗位聘任的必要條件。
2、設立教學工作質量系數
根據各教學環節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學院為每位教師建立教學質量檔案,對其在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畢業設計、課程設計等教學環節及各項專項檢查中的教學質量進行綜合評價和量化。每學期期末將教師的教學質量系數從高到低分為四檔,對應的教學質量系數分別為1.1、1,0.9、0.8,將該系數與所在學期每位教師的教學工作酬金的乘積作為該學期教學工作酬金最終發放標準。
教學工作質量系數同時作為教師教風評價、崗位聘任、評職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3、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取消其本年度各種評優資格,學院也不推薦其參加本年度的評職和崗位晉升。
(1)由于工作失誤,造成校級重大教學事故。
(2)專家或領導聽課獲兩次C,或者一次D,且學生評教滿意率低于60%。
(4)在各教學環節檢查中,教學質量系數被評為最低檔的教師。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0-11-20
附:
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師工作業績評估與工作量核算量化表
2. 材料學院專業課理論教學質量監控辦法
3.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畢業設計教學環節質量監控辦法
4.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課程設計教學環節質量監控辦法
5.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教學質量監控辦法